
韓國正在研究利用海上風力發(fā)電的海上綠色氫氣工廠,該工廠將以浮式生產(chǎn)、儲存、卸載船為基礎。
韓國成立了一個財團,帶頭進行氫FPSO (H-FPSO)的初步工程,該項目隨后將被納入試點項目。
該財團由韓國海洋大學(KMOU)牽頭,包括韓國船級社(KR)和大宇造船海洋(DSME)在內(nèi),計劃在2022年生產(chǎn)1兆瓦級的示范工廠,并在2030年開發(fā)和示范兆瓦級工廠。
據(jù)KMOU總裁Doh deogo -hee稱,KMOU將利用該大學專利的浮動核電系統(tǒng)進行H-FPSO的研究、開發(fā)和演示。
KMOU與韓國電力建設公司(Kepco E&C)和DSME合作,開發(fā)了基于小型模塊化反應堆BANDI-60S的浮動海上核電站。BANDI-60S是塊狀壓水反應堆。KMOU認為H-FPSO概念是韓國實現(xiàn)碳中和、出口相關技術和加速氫燃料使用的最佳選擇。
目前還不清楚H-FPSO試點項目將如何融資,也不清楚第一艘船將部署在哪里,而在本文付印時,Doh沒有回答Upstream的問題。
韓國研究人員認為,隨著H-FPSO概念與計劃中的海上風力發(fā)電場聯(lián)系在一起,F(xiàn)PSO概念為僅使用水和可再生能源生產(chǎn)綠色氫提供了強有力的解決方案。
德國咨詢公司羅蘭貝格(Roland Berger)最近的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漂浮的海上風力可以與氫氣轉(zhuǎn)化相結合,從而在以強勁持續(xù)風力著稱的偏遠水域?qū)崿F(xiàn)綠色氫氣生產(chǎn)。
羅蘭貝格高級合伙人Maarten de Vries說:“可以想象,浮動渦輪機、綠色氫氣和FPSO的使用將結合在一起,實現(xiàn)非常低成本的綠色氫氣海上生產(chǎn)——無論位置多么偏遠。”
需求仍然是阻礙氫上游投資的主要障礙
羅蘭貝格(Roland Berger)阿姆斯特丹辦公室負責人布拉姆?阿爾伯斯(Bram Albers)表示:“在海上通過電解將海上風能轉(zhuǎn)化為氫氣,比在岸上更好?!?/span>
韓國將大舉投資氫項目,以促進這種清潔燃料在其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使用。
此前,產(chǎn)業(yè)通商資源部表示,韓國5大集團將在2030年之前投資43.4萬億韓元(約合380億美元)用于氫技術。
中國已經(jīng)發(fā)布了一項綠色新政,旨在到2025年將可再生能源發(fā)電量增加兩倍。韓國在2019年1月發(fā)表了“氫經(jīng)濟路線圖”,其目標是到2022年將燃料電池汽車的數(shù)量增加到7.9萬輛,到2040年將增加到590萬輛。
摘譯自:Upstream.
相關推薦: